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dyndns.info)◇◇

  给《中国科学报》的一封信

  邹承鲁
  (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,院士)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编辑同志:

  过去几年,所谓“全息生物学”的文章时有所见,国内生物学界对此有强烈
的不同看法。现寄上周慕瀛同志的一篇文章,希望予以照登,以利百家争鸣。

  关于“国际全息生物学会”,我查过“国际科学学会联合会(ICSU)”下属
的人全部国际性学会名单,没有所谓的“国际全息生物学会”;又据我国科协的
资料,所属全国性学会中也没有“中国全息生物学会”。

  在国际上创建一门新学科,首先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正式学
术论文,以取得国际同行广泛承认。用报纸、广播、电视或科普刊物进行广泛宣
传是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的。一个没有取得权威的国际科学学会联合会(ICSU)承
认的所谓国际学术组织,也只能认为是一种私人组织。希望在科技新闻宣传中予
以注意,藉以维护科学尊严。

  迄今为止,还没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在严肃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
学术论文,而是依靠报纸、广播、电视或科普刊物的宣传而获奖的。(1995年3
月20日)

  《中国科学报》1995年4月3日

  附:
  对全息生物学的质疑
  周慕瀛
  (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)

  全息生物学由现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创立。奠基性著作
《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》1982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(本文引该书时只注页
码)。全息生物学立足于三个定律(生物全息律、生物衍生律、生物经纬律),三
者灵魂乃生物全息律。兹对该律质疑如下。

  一

  生物全息律简而言之就是:“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的模式
上与整体相同,是整体的成比例的缩小。(p.34)”就是说,耳朵、鼻子、第二掌
骨侧等所谓相对独立的部分(又称“节肢”)都是人体的成比例缩小体,而且这种
比例关系在化学组成上同样存在。

  该命题有两点违背科学:一是违背几何学,几何学里决不可能把鼻子等节肢
放大成人形体;二是违背化学,化学里从不知道成比例缩小后的化学组成是什么,
比如肝的化学组成成比例缩小后又是哪些物质?

  二

  生物全息律是通过三段论推来的。其大小前提依次为:
  1、“任一节肢的穴位分布恰与其所对应的部位在整体的分布规律相同”(也
即穴位分布的结果使节肢恰像是整个人体的一个成比例的缩小)(p.34)。

  2、“而穴位又是与其对应的部位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”(p.34)。

  谁都懂得,论证中不能偷换主题。这道理就像张三出国须亮出张三的护照一
样简单,不允许男张三出国亮出女张三的护照。

  小前提里“而穴位又是”这5个字反映出论证者也懂得保持主题同一的必要
性。他是显然想给读者二个印象:两次提到的“穴位”是同一的,否则这“又是”
的“又”从何说起?起码提到两次才谈得上“又”呀。可实际上两个前提里“穴
位”是毫不相干的两个系统。

  大前提里“穴位”是独创的“新穴”(p.1)。“新穴”在每一节肢上都是
“无数的”,并“以其所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来命名”(p.2),如肺穴对应人
的肺。这种“新穴”分布的结果,使节肢恰像是整个人体的一个成比例的缩小”
(p.1),被称为是“穴位分布的全息律”(p.1),大前提也就是它。但小前提
里“穴位”却是“古穴”,即古代中医经典里已成定式的十二或十四经脉的穴位,
如“极泉”、“青灵”(p.25)等。“古穴”根本不是无数的,人全身才数百穴,
在各手指、足趾等节肢上更是寥寥数穴,有些节肢如中趾连一穴都没有。从没有
人提起“古穴”分布有什么全息律不律的事。

  排除了上述混淆后,两个前提就一清二楚,原来是:

  1、任一节肢的无数“新穴”分布的结果使节肢恰像是整个人的一个成比例
的缩小;

  2、与“新穴”无关、并且节肢上还不一定存在(或者只有几个)的“古穴”
是与其对应的部位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。
  一个“牛头”,一个“马嘴”,如此两个前提竟能连贯起来而推理了一条定
律来,实属奇事。而下文马上证明,这两个前提也都是不真实的。

  三

  用“古穴”假冒“新穴”已使小前提失去了论据价值。但论证人说这个前提
的内容却是提示了“古穴”的实质(p.29-30)。若真如此,那可也是伟大的科
学成就,哪怕是歪打正着地得来也无损于伟大。为此,我们不要掉以轻心,还是
认真去看看“古穴位是与其对应部位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的细胞群”这一成就
的由来吧:

  1、指羊为人

  中医十四经脉“古穴”是人身上的穴位,还没发现过有关羊有十四经脉的经
典。羊与人的种、属、科、目都距离甚远,羊有角、蹄、毛,四肢着地,四个胃,
羊若真有经脉,其经脉数、走径、穴位数及定位皆属未定之天。可是论证人实验
时却说:“取一只羊,杀死冰冻等用……取一些……穴位”(p.19)。令人震惊
的是,竟然取到了极泉穴标本。须知,经典上说极泉穴位于人腋窝的正中,而羊
根本没有腋窝。难道有人找到了一只有腋窝的羊?可是,用尚无人曾认定过的羊
的“穴位(?)”做的实验,得出的结论怎么又变成是有关人的穴位实质的呢?

  2、肌肉就是穴位

  实验采取穴位标本时,方法中规定,“取……穴位的肌肉组织(不取脂肪)”
(p.19)。中医经典只对穴位定位有过规定,未曾对穴位的结构、范围以及物质
内涵作过定论,这也正是后代人要探索目的。现在做实验不正是为探索吧?怎么
实验尚未开始,就已经知道穴位就是肌肉(所以只取肌肉)了呢?肌肉何以能顶替
穴位?穴位点的皮肤、结缔组织、体液、神经等何以均与穴位无涉?所有这些,实
验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吗?

  3、用氨基酸组成顶替细胞的化学组成

  方法又规定,穴位(据说是细胞群)的化学组成是指穴位肌肉(细胞)蛋白质水
解后的氨基酸组成。比如;极泉穴与心脏化学组成的相似性就是指两者氨基酸组
成的相似性(认定相似的方法是用氨基酸云图重合对比法)(p.19-p.28)。

  众所周知,物质的化学组成是指物质的分子组成。细胞的化学组成怎能少了
核酸、蛋白质、脂类及多糖等大分子?如今,核酸、脂类及多糖全弃之于不顾,
仅存的蛋白质大分子又水解成数千段小碎片(氨基酸,仅肌球蛋白分子就含4400
个),哪里还谈得上细胞化学组成呢?明明在做肌肉蛋白质水解产品的实验,与细
胞化学组成又有何干?
  上述一系列鱼目混珠、顶替成风的活动连科学实验都称不上,用它们来证明
穴位的实质更是无从说起。

  四

  前已述及,大前提就是穴位分布的全息律,也即“新穴”分布使节肢恰像是
人(或生物)体的成比例缩小这么个规律。

  最初,只发现人第二掌侧上有些规律(p.1);后来,“对1568例患者作了反
复的测试,从而发现全身的任一节肢”都适用(p.9);最后,连任何说明也没有,
突然适用于全生物领域了(p.34)。还据此创立了有关诊疗法。例如,掌骨上肺穴
压痛就能看出人的胸、肺、心、背,过去,现在乃至将来(1974年诊断出例1:
1975年有钙化点,p.5)的病,鉴于涉及人体部位广泛、时限漫长,又将算不上是
病的“钙化点”等都算作病,看来世上谁人想掌骨没压痛怕是没门了。

  其实,说再多也无用,这条定律还成立不了。由于不存在成比例缩小关系,
所以实际上压肺穴时,肺穴在哪里连医者自己都不知道,因为那相当于在意大利
地图上找到与中国实际地理成比例的北京位置来一样可笑。

  可见全息穴位图是画不出来的,画100张错100张。以创立人所画原图(p.2)
为例,该图第二掌骨侧只标出足、腰、胃、肝、肺、头六个穴(距无数穴何止十
万八千里),但错误已暴露无遗。图上掌骨长15毫米,与身长170厘米的人成
1:113比例。图中腰穴离掌骨底3.5毫米,肝穴又在腰上5.5毫米。按比例算出,
此人的腰离足底40厘米,肝在腰上60厘米处……有谁见过这种人?他们的腰在我
们膝盖位置,我们的大腿在他们是长长腹腔的一个区段,他们的肝高悬腰上60厘
米处。谁能让我们看看这世界真奇妙,说“那正像我,我就这模样”。

  一个论题、论证、论据均一无是处的“定律”能称之为定律吗?在这样的
“定律”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息生物学能是科学吗?

(XYS20051104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dyndns.info)◇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