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

  方舟子与体制的关系

  作者:西风独自凉

  看了xys发表的“zrr2003《方舟子捅了马蜂窝?》” ,部分同意作者的意
见,尤其是结尾:“为了科学理性,虽赴汤蹈火,吾往矣!”应该说,这属于知
识分子的“条件反射”,是对知识分子最起码的要求。中国的知道分子太多,而
知识分子是指运用其智力研究、反思和推测、质疑以及回答有关各种不同思想问
题的人士,包括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、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
的行动者、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。可悲的是,在中国,这样的知识
分子屈指可数。

  原因在哪里?

 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孙隆基认为中国人没有世俗生活之外的“超越意识”,缺
乏“终极关怀”,一切以“身”的安顿为依归,造成“有一口饭吃就行”的极端
世俗化的人生态度(阔了以后,不外乎买两碗豆浆,喝一碗倒一碗)。因为缺乏
对精神的提升,加之长期处于食不果腹甚至朝不保夕的处境中,中国人最大的愿
望就是鲁迅所说的“但求做稳奴才”。中国历史上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大一统社会
导致“强政府、弱社会”,反过来又导致个人对政府的依赖,结果便是独立思考
能力的弱化。因此,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标准不是是非,而是像柏杨指出的那样,
“以官的标准为标准”。缺乏是非标准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人没有道德底线,
可以为一己私利为所欲为。诚如朱学渊所言:儒学造就了一个只有“尊卑”,而
无“是非”的民族,因此就有了十亿“不诚实的奴”,其中还有“违心的儒”
(据《中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做稳奴才 》)。中国目前最应该“纯净”的学术
领域之所以乌七八糟,便是彻底丧失是非标准和荣耻底线的恶果。

  但zrr2003 认为“方舟子要修成正果,必须进入体制内,为唐僧保驾护航,
才能取得科学理性的真经”,却也未必。且不说有没有慧眼识英雄的唐僧,方舟
子眼里揉不得沙子、见假不打三分罪的本性就绝非体制所能容忍:君不见人大的
张鸣不过是对体制的蛮横略有不平之音即遭撤职(见《张鸣教授访谈现场[直
播]》)?张教授披露的体制黑幕和腐败现象也许只是冰山一角,但已称得上是触
目惊心了。

  从大的范围来说,类似方舟子这种来自民间、完全独立的存在,也是“体制”
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补充,不可或缺,方舟子本身就在“体制”以内了。

  作者还认为“方的打假太不讲策略”,然而,这种“太不讲策略”也是一种
策略,是当前中国学术领域迫切需要的策略,更是方舟子最大的价值与光荣所在。
稀泥谁都会和,潜规则都不用教,而以科学为准绳、以事实为依据,将一切放在
阳光下,让造假者无处藏身,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学术氛围和良性刺激才是
最重要的。

  其实,作者所言都是出于爱护方舟子的目的,在险恶的打假环境中,一个有
良知和起码的是非判断能力的人都会为方舟子感到担心。但是,为了科学理性、
正义和公道,虽千万人、吾往矣!相信方舟子有这个担当,相信受嫉恶如仇的方
舟子感召的知识分子会越来越多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
包括正当的学术打假、学术批评在内的言论自由,要靠我们每个人一点一滴地去
争取。

(XYS20070320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